我国芯片自给率仅10%,显著短缺影响新能源车产业。专家建议聚焦高端芯片,避免低端竞争,提升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近日,工信部电子五所元器件与材料研究院高级副院长罗道军在上海举行的2024中国汽车论坛上公开表示,我国芯片自给率目前仅为10%,与庞大的新能源车产能和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存在显著的结构性短缺问题。这一观点引发了业界对芯片产业现状及未来发展的广泛关注。
罗道军指出,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车生产国,其产能和市场需求均持续攀升。然而,在这一繁荣景象的背后,芯片自给率的不足成为了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他强调,尽管我国在新能源车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但芯片供应链的脆弱性依然明显,尤其是高端芯片的自给能力亟待提升。

针对这一问题,罗道军提出了明确的建议:做车位芯片的企业应尽量向高端领域发展,避免在低端市场的过度竞争和“内卷”。他引用了一句俗语“只要国人会做的事情,很快就会决掉”,强调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持续创新的重要性。
他认为,只有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才能提升我国芯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实现自给自足的目标。罗道军还强调了中国产业中的两个亮点:新能源和汽车。
他指出,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新能源车产业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随着智能化、网联化等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对芯片的需求也将持续增长。因此,对于芯片产业而言,汽车是一个充满机遇的行业。
然而,他也坦言,当前国际环境日益复杂多变,车企之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在这种背景下,芯片产业必须抓住结构性矛盾带来的机遇,加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以应对未来的挑战。
据工信部此前发布的《2024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我国将加大智能网联汽车标准研制力度、强化汽车芯片标准供给、升级汽车安全标准、夯实汽车电子标准等重要工作。这些举措无疑将为我国芯片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面对芯片自给率不足的现状和新能源车产业的快速发展需求,我国芯片产业必须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我国在全球新能源车产业中的领先地位,实现芯片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 关键词:芯片,高端芯片,元器件
- 浏览量:2391
- 来 源:传感器专家网
- 编辑:浅浅
- 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
-
中国仪器仪表行业规模突破 1.2 万亿,高端产品国产化加速推进市场数据|2025-05-09
-
工信部:2025一季度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6%市场数据|2025-05-08
-
坤恒顺维2024年超三成营收用于研发投入 核心产品矩阵丰富市场数据|2025-05-07
-
东方中科2024年净亏2.09亿:测试业务拖累业绩,净利润暴跌146%市场数据|2025-04-30
-
高德红外2025一季度实现净利润8355万元 同比增长896%市场数据|2025-04-29
-
同惠电子2025年一季报:净利润992万元,同比增长125.4%市场数据|2025-04-28
-
高端化战略逐步显效 鼎阳科技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34%市场数据|2025-04-28
-
优利德发布2025年一季报, 营收净利润同比双双增长市场数据|2025-04-27
-
通信测试仪器市场数据洞察:规模、趋势与竞争格局市场数据|2025-04-16
-
睿创微纳2024年财报:营收增长21.28%,净利润增速放缓市场数据|2025-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