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政府宣布征收所谓“对等关税”后,4月4日,中国财政部宣布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34%关税。
可以看到,本次的对美产品加征关税的回应,前所未有的强硬,且没有对美国一贯强势的半导体芯片、传感器、仪器仪表等高端制造产品进行豁免。
那么,对等关税对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将产生怎样的影响和颠覆?
以下是用DeepSeek分析对等关税政策对中国电子测量仪器行业的影响:
一、进口成本与供应链调整
1. 进口设备成本上升
美国企业(Keysight、Tektronix等)主导高端电子测试仪器市场(如示波器、频谱分析仪)。加征34%关税后,美国进口设备的终端价格预计上涨30%-50%,这使得国内科研机构和企业采购成本增加。
- 应对策略:企业可能转向国产设备或非美进口渠道(如欧洲、日本厂商),或通过加工贸易保税进口等方式降低关税影响。
2. 供应链全球化布局加速
为规避关税风险,国内企业进一步推动海外产能布局,例如在东南亚、欧洲等地设立工厂,就近服务客户并降低运输成本。
二、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1. 成熟制程设备的国产化机遇
对等关税政策下,国产电子测量仪器在价格和供应链稳定性上的优势凸显。例如,国产设备相较于进口设备普遍溢价低10%以上,叠加关税后进口成本或增加50%以上,进一步推动国内厂商在中低端市场的替代。
2. 高端技术突破与政策支持
政府通过政策鼓励(如《2025年关税调整方案》)推动国产高端设备研发,降低对美依赖。例如,半导体检测设备、高精度光谱仪等领域的技术攻关成为重点。
三、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1. 头部企业优势扩大
具备技术积累和全球化布局的头部企业通过多元化客户结构和海外市场拓展,进一步巩固市场份额。
2. 国际厂商的应对策略
美国厂商可能通过技术授权或本地化生产(如在中国或东南亚设厂)规避关税影响,但短期内国产设备的性价比优势仍将挤压其市场份额。
四、行业长期发展趋势
1. 技术升级与智能化转型
在政策倒逼下,国内企业加速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转型。例如,智能测量仪器和网络化设备需求增长,推动行业技术标准升级。
2. 新兴应用领域的拓展
5G、物联网、新能源汽车等产业的高速发展持续拉动电子测量仪器需求。例如,通信行业占电测量仪器应用场景的40%以上,成为主要增长点。
五、风险与挑战
1. 核心技术依赖风险
高端设备的关键零部件(如ADC芯片、EDA软件、高精度传感器)仍需进口,短期内难以完全替代。
2. 国际贸易政策不确定性
若美国进一步扩大关税范围或提高税率,可能对产业链中依赖美国技术的环节(如芯片设计工具)产生连锁影响。
总结
对等关税对中国电子测量仪器行业的影响总体呈现“短期承压、长期利好”的特点:
- 短期:进口成本上升倒逼供应链调整,加速国产替代;
- 长期:政策支持和技术突破推动行业向高端化、全球化发展。
企业需通过技术创新、多元化布局及国际合作应对挑战,抓住国产替代与新兴市场的双重机遇。
- 关键词:关税 电子测量仪器
- 浏览量:670
- 来 源:仪商网综合
- 编辑:清风
- 声明:凡本网注明" 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
-
中美关税战再升级!国产仪器仪表该如何破局?行业动态|2025-04-29
-
国产半导体设备商共议行业突围:AI等终端景气度向设备环节传导 关税政策不改海外成长机会行业动态|2025-04-29
-
关税壁垒下的示波器保卫战:国产三强如何用技术破局、价格绞杀、市场反杀?热点头条|2025-04-28
-
睿创微纳:对美出口占比较小,原材料和设备国产化率高行业动态|2025-04-28
-
优利德接待42家机构调研,今年一季度各产品线均取得了同比增长行业动态|2025-04-27
-
苏州市高端仪器仪表产业供需对接会成功举办行业动态|2025-04-22
-
自主可控的“核心赛道”!科学仪器国产化预期升温 机构看好国内市场加快重塑行业动态|2025-04-21
-
中信证券:自主可控升级 国产科学仪器迎来战略机遇行业动态|2025-04-16
-
美国104%关税影响几何?多家国产仪器仪表上市公司最新回应来了!热点头条|2025-04-11
-
中国对美加征34%关税!电子测量仪器行业将受到怎样的冲击?热点头条|2025-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