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国内仪器仪表产业才刚刚在“维保”领域慢慢萌芽,十年前,国产化替代已成为重要课题,五年前,精密化、集成化、智能化已成大势。而从今年的上海工业控制及仪器仪表展、慕尼黑电子展等展会来看,仪器仪表行业已经在多个领域悄悄进化。
在AI技术和工业互联思维的加持下,仪器仪表产品已经不再局限于单一功能,而是成为数据采集、分析与价值创造的核心节点,打破以往“单兵作战”模式,走向生态共荣。
AI深度赋能:从单点创新到系统重构
在已经落幕的上海国际仪器仪表展上,某头部企业推出的"AI光谱分析仪",通过深度学习算法实现样品成分的实时解析,检测效率较传统设备提升3倍以上;另一款工业物联网传感器网络平台,则实现了设备状态监测、故障预警与远程维护的全链条智能化管理。
据不完全统计,超过60%的参展企业展出了融合人工智能(AI)与物联网(IoT)技术的智能仪器设备。
而刚落地不久的ABB公司绍兴生物新材料项目上,构建兼容新旧设备的开放架构,打破数据孤岛,实现跨品牌仪表统一接入与全局管理,也成为该项目的一大亮点。推动仪器仪表生态圈从“单点智能”迈向“全域数智化”,已逐渐在产业孕育。
这些都释放了一个核心信号:从研发到生产,再到应用环节,仪器仪表正从"数据采集工具"向"智能决策终端"转型,产业生态正在被“重构”。
国产替代加速:从 "能用" 到 "好用" 的质变
上海慕尼黑电子展上,同惠电子推出的最高130MHz测试频率的精密阻抗分析仪TH2851系列,其在自动平衡原理下130MHz阻抗分析技术已达国际领先水平,并且解决国内同类产品“卡脖子”问题。电工仪器仪表展会上,佰维存储在电工仪器仪表展推出全流程国产化电力专用 eMMC 芯片,工作温度范围 - 40℃至 105℃,擦写寿命超 3 万次,已应用于特高压输电工程......
与此同时,广东某地研究院展出的超高分辨质谱仪,分辨率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水平,价格仅为进口设备的1/3,以这些突破性产品为代表的产品,不仅“能用”,更是达到“好用”的质变。
从现场访谈来看,关键技术的突破性进展带来了高端仪器进口替代和出口市场额的增长,印证国产精密仪器制造正在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