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聚焦 » 行业动态 » 正文

蚌埠,重构中国智能传感器产业版图


  来源: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 时间:2025-07-11 编辑:清风
分享到:



传感产业“基座”崛起

老工业城锻造创新引擎


当神舟飞船划破苍穹,当新能源汽车驰骋大地,指甲盖大小的传感器正在执行环境感知、数据采集与精准控制的核心任务。安徽蚌埠,这座曾以传统制造业闻名的老工业城市,如今以全国首条8英寸MEMS晶圆全自动生产线投产为标志,正重构中国智能传感器产业版图。7月4日,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随“活力中国调研行”采访团走进中国(蚌埠)传感谷,实地调研这条驱动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产线。


01 自主突破锻造产业“芯”基石


“传感谷内51家规上工业企业、200余家产业链企业聚链成群,覆盖‘研发—制造—封装—测试—应用’全链条,经济规模超百亿元。”蚌埠经开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陶广生介绍说,从护航航天工程的尖端科技,到领跑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磁电流传感器,蚌埠用“多链融合”的创新生态,将智能传感器这一“工业五官”锻造成撬动千亿级产业集群的战略支点。


“我们生产的MEMS晶圆是智能传感器的‘制造基座’,以前这类晶圆主要依赖进口,但是现在随着我们产线的不断完善,可以从很大程度上解决国内产能不足的问题。”安徽华鑫微纳集成电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丁敬秀表示,这条产线集硅基MEMS、压电MEMS、CMOS-MEMS集成等尖端技术于一体,预计到2025年底月产突破1万片,到2027年达到月产3万片的规模。作为智能传感器的“制造基座”,它已吸引50余家客户达成21万片意向订单,为产业链安全筑牢根基。


安徽华鑫微纳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无尘生产车间。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苗露 摄


在蚌埠经开区,坐落着国内传感器领域的领军企业——安徽北方微电子研究院(下称微电子院)。在这里,步进电机驱动电源电路等“蚌埠造”关键产品,为神舟飞船成功升空保驾护航。这背后,是400余件发明专利的技术支撑,以及国际先进工艺平台的坚实保障。作为行业龙头,微电子院为蚌埠市传感器产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发挥了重要引领作用。


值得一提的是,蚌埠在创新生态构建方面同样迅猛:精密微纳制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长三角(蚌埠)产教融合协同中心落户,39个省级以上科创平台协同发力,中国传感谷智能传感器中试平台入选国家级中试平台重点培育名单,安徽省MEMS研究院一年完成7项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验收。


02 产业创新激活“聚链成群”乘数效应


“产品品种多、企业规模小、制造工艺复杂”,曾是传感器行业的痼疾。如何破解?蚌埠的答案是,“政府筑巢,企业拎包入驻。”


华鑫微纳8英寸MEMS晶圆产线由地方政府主导投建,不仅破解了技术、资金高度密集的行业门槛,而且有效解决了智能传感产业“有研无产、有产无研、研产脱节”的行业痛点;经开区配套建设“共享”公共示范线、大宗气站、污水处理厂、110KV变电站、表面处理中心,降低企业成本;采用“1+53”联动发展模式,政府代建定制化及标准化厂房,企业可灵活租赁或购置。“我们来建基座,企业专注创新!”陶广生道出发展逻辑。


这一生态催生“磁吸效应”。希磁科技4个月实现投产,其新能源汽车电流传感器市占率超30%,服务国内光伏与新能源龙头企业;芯动联科成为MEMS惯性传感器行业标杆,并成功登陆科创板;科友半导体、宏景智驾、中科微感、华安星辰、五芯微等一批新招引企业相继落地,集群发展效益持续提升。


安徽希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在组装一款传感器。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政策赋能更为产业注入强心剂。据介绍,蚌埠设立总规模70亿元的智能传感产业基金,出台专项扶持政策,建立省市区三级服务体系,通过“蚌埠发布·新媒问政”等平台实现企业诉求秒响应。


“加快改变高端智能传感器依赖进口的情形,对集中精力发展智能传感产业的蚌埠来说,既是挑战,又是机遇。”陶广生指出。这座老工业城市以AI时代感知力为切口,正加速从“制造基地”向“创新策源地”跃迁。2024年,中国传感谷跻身全国十大高质量MEMS传感器园区第六位,比去年前进两个位次。


关键词:蚌埠 智能传感器    浏览量:516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让制造业不缺测试测量工程师

最新发布
行业动态
行业聚焦
国际资讯
仪商专题
按分类浏览
Copyright © 2023- 8617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州德禄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电话:020-34224268 传真: 020-34113782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33号

粤ICP备1602201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