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仪器和科研试剂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基石,其发展情况体现着我市科技产业整体水平,也对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重点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用。科学仪器被称为科学家的“眼睛”,具有以下特点,一是技术门槛高、创新链条短。二是对工艺稳定性、一致性、可靠性要求高。三是单台价值高但市场规模难以做大。四是用户粘性强,技术支持和售后服务需求高。科研试剂被称为“质量的标尺”,具有以下特点:一是产品种类多、批量小、采购频次高、市场需求量大且稳定。二是产品生产、存储及运输要求高、法规标准严格。三是市场呈现定制化、专业化和高端化发展趋势。
2024年12月,为促进我市科学仪器和科研试剂产业创新发展,经市政府同意,市科委印发《上海市促进科学仪器和科研试剂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
《行动方案》主要内容
《行动方案》坚持“遵循发展规律、面向行业需求、做强优势产品、培育壮大企业、营造发展生态”的思路,提出了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主要目标方面,到2027年,建设1-2个技术测试验证平台,搭建5个以上应用场景和用户体验中心,我市科学仪器、科研试剂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产业创新生态进一步完善,培育5家以上细分赛道科技领军企业,形成5个以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科学仪器、10个以上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科研试剂,科学仪器和科研试剂产业产值达到450亿元左右。
重点任务方面,聚焦关键技术和创新产品、培育一流企业、完善创新体系、构建产业生态四个方向,提出19条具体举措。
(一)突破关键技术和创新产品。一是加强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开展精密机械加工、光学设计与制造、专用特种试剂和标准物质等技术研发。二是研发关键元器件和零部件。支持高精度传感器、特种探测器、光学元器件、双曲面四级杆、特种光栅等研发。支持围绕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建设和运行,开展关键零部件攻关。三是研发高端科学仪器整机。聚焦液质联用仪、角分辨光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等,研发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高端通用和专业科学仪器设备。四是研发高端科研试剂。支持研发高纯超纯试剂、高端酶、电子专用化学品等产品以及科学仪器配套试剂。五是建设测试验证平台。推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科技园区等,建设具备共性技术研发、小试中试、检测验证功能的公共服务平台。六是搭建产品应用场景。依托高校院所的实验室、分析测试中心,园区和高质量孵化器的技术服务平台等,搭建国产中高端科学仪器和科研试剂用户体验中心。
(二)培育一流科技企业。一是孵化培育初创企业。利用孵化器、创新创业大赛等,发现一批创新团队,孵化一批初创企业。二是加大企业扶持力度。推动企业与我市出入境检验检疫、食品药品检验、医疗、疾控等相关机构用户对接。三是支持企业发展壮大。支持企业开展收购并购和国际化发展。
(三)完善创新支撑体系。一是加强数字化技术和智能系统集成。支持开发数据分析软件等产品,以及智能化仪器控制系统、自动化数据处理平台、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等解决方案。二是促进产学研用融合。支持建设高端科研仪器产学研用融合支撑服务平台。三是加强标准和专利建设。鼓励企业、行业协会等开展标准研究工作,加强专利申请和保护。
(四)构建良好产业生态。一是集聚创新人才和团队。发挥国家卓越工程师创新研究院(上海)作用,加强行业技能型人才培养。二是打造科技产业园区。打造松江科学仪器产业园区,引导科学仪器、科研试剂及供应链相关领域的中小企业向松江、张江等区域和科技园区集聚。三是加大财政投入。加大“科技创新行动计划”科学仪器、科研试剂和技术标准等领域项目的支持力度。四是加强金融支持。发挥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未来产业基金等引导作用,鼓励社会资本投入。五是汇聚行业发展合力。支持筹建科研试剂行业协会,引导我市分析仪器技术创新联盟、仪器仪表行业协会和学会等更好发挥功能。六是强化监管创新。优化研发用物品进出口试点政策。支持企业建立产品全生命周期追溯管理体系。七是强化统筹协调。由我市科技部门协调相关部门共同推进我市科学仪器、科研试剂产业创新发展。
以下为《行动方案》正文
关于印发《上海市促进科学仪器和科研试剂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的通知
各有关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委、办、局,各有关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