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浙江省正式出梅,传说中的“暴力梅”终于离开。
(暴力梅是指在梅雨季节中,降水异常集中、强度大、持续时间长的特殊天气现象。与普通梅雨相比,暴力梅的降水过程持续时间更长,降雨带在某一地区停留时间久,导致该地区长时间处于降雨状态,增加了洪涝风险。)
连绵阴雨带来的不仅仅是晾不干的衣物,无孔不入的潮湿空气也在持续性破坏建筑外立面墙体及室内居住生态环境,如墙面地板水汽凝结,墙角、瓷砖渗水,木地板鼓起变形;实木家具受潮开裂,皮质沙发长出霉点。
梅雨季过后建筑发霉属于常见问题,因天气潮湿、室内通风/抽湿/换气不足等原因导致霉菌孢子在窗帘、地毯、墙角疯狂滋生,这些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长期暴露在霉菌环境中可能引发多种健康问题。健康人群短期接触可能仅表现为身体轻微不适,但长期暴露风险显著增加,诱发过敏与呼吸道疾病。若墙体内部发霉但表面未见,家人却出现不明原因呼吸道症状,则有可能家中已出现隐藏霉变,需怀疑霉菌污染,早发现早处理是核心。
·呼吸道疾病
过敏反应:霉菌孢子吸入后可能引发打喷嚏、鼻塞、流涕、喉咙痒等过敏性鼻炎症状,或诱发哮喘发作;
感染风险:免疫力低下者(如老人、幼儿)可能引发真菌性肺炎或支气管炎;
·皮肤问题
直接接触霉斑可能导致皮肤瘙痒、红肿或湿疹,尤其对敏感人群;
·免疫系统影响
室内霉菌长期暴露无人问津则有可能削弱居住人自身免疫力,增加反复感染风险(如曲霉菌感染);
当暴雨暂歇,更可怕的“焖蒸模式”于昨日正式启动。出梅后浙江省将迎来持续高温,全省转入晴热少雨天气,午后雷阵雨增多,局部地区可能出现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高温高湿环境最适宜霉菌生长,此时建议抓紧处理梅雨季遗留的潮湿、发霉问题,并提前做好防暑和台风应对准备。
红外热成像助力建筑检测
红外热成像技术在检测建筑发霉问题中具有独特优势,为建筑防霉、漏水等日常检测提供了高效、直观的解决方案,尤其适用于复杂结构的快速诊断。在无需拆除墙面或地板的条件下即可定位潮湿源,红外热像仪可识别被测物体±0.1℃的温差,快速高效扫描大面积区域(如外墙、屋顶)定位潜在漏点,漏水部位因水分蒸发(吸热)或渗漏路径改变材料导热性,导致表面温度与周围区域存在差异,从而生成可视化的清晰热图,效率远高于人工敲击检测。尤其适用于早期隐蔽问题排查,帮助工作人员及时准确地发现隐蔽漏水(如管道暗漏),防止霉菌滋生或结构腐蚀。对于已发现霉变的建筑,也可以利用红外热像仪实时监测修复后的干燥效果。
除此之外,利用红外热成像技术还可以进行屋顶漏水检测(积水层或保温层破损处显示为低温斑块)、监测管道系统是否泄漏(墙内热水管泄漏时,热像仪追踪高温异常)、外墙渗水(雨水渗透导致内墙温度梯度变化,暴露渗水路径)、
入冬前的室内地暖系统检测(管道堵塞或泄漏处表现为温度异常带)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