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聚焦的小米 YU7 Max 24 小时耐力挑战新闻备受瞩目。报道针对该车的散热系统、车内空调制冷能力及极端温变耐久度展开了细致入微的验证,在这场严苛测试的全程,Fluke 52-II 作为专用温度测试辅助仪表,全程助力央视记者精准记录下每一刻的温度变化,成为测试环节的关键设备。
截图来源:央视新闻自小米YU7 Max完成中国首个纯电动车24小时耐力挑战,成绩刷新国外品牌纪录!“中国智造”用实力硬核上分。
除了小米,近年福禄克也与头部车企携手,深耕汽车上下游供应链各环节,为车辆稳定运行与车主出行安全保驾护航。对于新能源车主们关心的重点问题,如续航、充电效率等,福禄克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又发挥着哪些关键作用呢?
续航
对于新能源汽车,续航是大家一直以来的困扰。车企在研发阶段需要找到电池的容量和重量的平衡点,还要对车辆的各用电部件、线路和机械部件等进行优化,从而降低不必要的能量损耗。
驱动电机作为车辆运行的核心部件,也是车辆的“用电大户”,因此电机的运行状态和效率 是影响车辆续航的关键因素。Fluke 1777电能质量分析仪和Fluke 125B手持式示波表可帮助研发人员高效地获取车辆不同行驶状态下的电机功率、效率和谐波等影响到电机能耗的关键指标,进而发现并优化能耗问题。
Fluke 125B手持式示波表应用场景
充电效率
困扰新能源汽车用户的另一个问题是充电。早些年新能源汽车存在“开车两小时,充电半小时”的现象,尤其是在周末和节假日等出行高峰时段,在高速服务区和景区的充电站出现新能源车辆“大排长龙”。随着近些年来,新能源汽车的电池电压等级和充电技术的发展,部分车企已实现“15分钟补能80%”,Fluke见证了这一重大变化。
数百千瓦的大功率充电设备,使用Fluke的Fluke 1777电能质量分析仪帮助检测输出的电能质量,可优化车辆的充电效率和保护电池健康;充电设备的安全验收则关乎到用户的使用安全,Fluke 1670系列安装测试仪具有多种设备安装测试所需的功能,特别设计的EV设备测试功能,可帮助用户更方便地检测充电桩的安装是否达到标准要求,保障使用安全。
Fluke 1670系列安装测试仪应用场景
舒适度
车内空调系统直接关联着驾乘的 “体感舒适度”——夏季能否快速降温、冬季是否足够温暖,且不显著牺牲续航,是评价车辆性能的重要维度。福禄克ST20MAX红外测温仪和央视视频同款Fluke 52-II接触式测温仪不仅能帮助车企及客户进行车内温度测试,更可在研发阶段协助车企完成各项极端环境温度验证。
配合空调系统的散热系统则是电池、电机等核心部件的 “生命线”,需维持其在最佳温度区间(如电池 25-35℃),Fluke TiS20+热像仪可快速进行可视化温度异常的识别诊断,避免过热引发安全事故或低温导致性能衰减,同时保障极端工况下的稳定运行。
Fluke50系列接触式测温仪应用场景
售后服务
新能源汽车不同于传统燃油车,其电气化程度更高,工作电压通常介于400-800V,部分车型超过800V,这对于维修人员和工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针对常见的车辆部件绝缘、设备电气故障和异常发热等问题,Fluke可为用户提供EV-KIT 新能源维修工具套装,轻松应对新能源车辆售后维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