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来源于慧博资讯 ,作者魏尔德2.4
电子皮肤是新型的仿生柔性触觉传感系统,在人形机器人与外界感知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传感技术是机器人感知环境的基础,触觉传感器可以通过物理接触获得物体表面的相关特性,并将外界的信号转化为物理信号。柔性传感器是触觉传感器的一个子集,是一类特殊的传感器,在电子皮肤的应用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国内部分厂商拥有柔性触觉传感器生产布局,均处于早期阶段,多功能柔性触觉传感技术仍是国内“卡脖子”技术。人形机器人的需求驱动有望带来电子皮肤的大规模应用,加速国产品牌技术进阶。
围绕电子皮肤,我们来了解其功能特性、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技术难点能问题,而柔性触觉传感器作为电子皮肤中最重要的传感器件,将作为研究重点进行讨论,柔性传感器结构及材料构成、制造技术都有哪些,当前国际竞争格局是怎样的,市场规模有多大,人形机器人的需求驱动能带来的新增量有多大,相关公司又有哪些,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这些问题。
01 电子皮肤概述
1.生物皮肤与电子皮肤
皮肤是人体与外界环境交流的桥梁。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其重量约占人体体重的16%,成人皮肤平均总面积约为1.5m2。人体通过皮肤感知外界压力和温度,感受物体的表面形状质地,具有保护、排泄、调节体温和感受外界刺激等功能。人类皮肤由表皮层、真皮层和皮下组织构成,并由复杂的血管神经网络连接。
人类皮肤具有延展性、自愈能力、高机械韧性、触觉感知能力等特性,电子皮肤(E-skin)是一种模仿自然皮肤功能的创新技术。电子皮肤的核心在于使用先进的电子和材料科学技术来制造出能够感知环境变化的灵敏表面。电子皮肤结合了柔性电子、纳米技术和智能材料,旨在模拟自然皮肤的触觉、温度和压力感应等功能。这种技术在医疗监测、先进的假肢设计、机器人技术和人机交互等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2.电子皮肤特性
电子皮肤的关键特性包括下面五个方面:
(1)灵敏性
电子皮肤通过集成的微型传感器阵列,能够精准地感知和响应微小的压力、温度和触觉变化。这些传感器利用电阻、电容或其它电学特性的变化来检测外部刺激,从而实现高灵敏度的感应。
(2)伸展性和柔韧性
为了模仿自然皮肤的伸展性,电子皮肤使用了特殊的柔性材料,如硅橡胶、聚合物或纳米复合材料。这些材料能够在拉伸、弯曲或扭曲时保持其电子特性和功能。
(3)自愈性
某些高级电子皮肤设计包括自愈功能,能够在受到物理损伤后自动修复其结构和功能。这通常通过使用特殊的化学成分或微胶囊技术实现。
(4)可穿戴性和透气性
电子皮肤在设计上强调可穿戴性和对皮肤的透气性,以确保长时间佩戴的舒适性。通过微孔设计和轻薄材料的使用,电子皮肤可以有效地允许空气和水分通过,减少对皮肤的刺激。
(5)生物兼容性
在医疗应用中,电子皮肤的材料和设计必须确保与人体皮肤的兼容性,避免引起过敏反应或其他不良反应。这要求使用经过认证的生物相容材料,并考虑到长期与皮肤接触的影响。
3.电子皮肤主要组成结构
电子皮肤(E-skin)是一种先进的技术,它模仿了人类皮肤的功能,能够感知环境中的不同类型的刺激。这种技术在医疗、机器人和可穿戴设备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发展潜力。下面是对电子皮肤主要组成结构的详细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