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智研咨询
定义及分类
测试测量仪器仪表指科学技术上用以检出、测量、观察、计算各物理量、物质成分、物性参数等的器具或设备,通常用于科学研究或技术测量、工业自动化过程控制、生产等用途。测试测量仪器仪表按用途可分为电工仪器仪表,绘图、计算及测量仪器,电子测量仪器仪表,实验仪器仪表,环境监测仪器仪表等细分行业。
行业政策
1、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经过多年发展,测试测量仪器仪表行业已经形成政府职能部门依法行政、行业协会自律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方式。行业主管部门主要为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行业自律组织主要为中国仪器仪表行业协会、中国电子仪器行业协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计量测试学会等。
国家发改委负责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的宏观政策制定,指导行业技术法规和行业标准,推动行业技术发展升级,实施技术进步和产业现代化。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拟定并组织实施本行业规划和产业政策,提出优化产业布局、结构的政策和建议,起草相关法律法规草案,制定规章,拟订行业技术规范和标准并组织实施,指导行业质量管理工作。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对全国计量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计量司承担国家计量基准、计量标准、计量标准物质和计量器具管理工作,组织量值传递溯源和计量比对工作;承担国家计量技术规范体系建立及组织实施工作;承担商品量、市场计量行为、计量仲裁检定和计量技术机构及人员监督管理工作;规范计量数据使用。
2、行业相关政策
测试测量仪器仪表在多个战略新兴产业具有广泛的应用,是科技与工业发展的基础性支撑,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一方面,近年来国务院及发改委、工信部等相关部委陆续出台了多项具体产业政策鼓励支持测量测试仪器仪表行业发展,如《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关于进一步强化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行动方案(2024—2025年)的通知》《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等;另一方面,在测量测试仪器仪表具体应用行业的政策鼓励下,如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深化电子电器行业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水利部发布的《关于推进水库、水闸、蓄滞洪区运行管理数字孪生的指导意见》等,测量测试仪器仪表沿着高端化、精密化、智能化的方向实现产业升级,并推动行业的规模化集中。
行业壁垒
1、技术壁垒
测试测量仪器仪表行业为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行业,表现为多学科融合、工艺流程复杂等。测试测量仪器仪表的研发、制造需要大量的技术沉淀,尤其是市场定制化需求对技术储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产品对于精密性、可靠性、耐用性等指标要求较高,且若要进入国际市场,产品需要符合各国的安全性要求,这就需要制造企业对测量技术有着深刻的把握。尤其高端测量仪器的研发,结构更复杂,涉及多种高精尖技术,包括大规模数字电路的设计、高速采样、通信算法、微信号处理等,研发周期更长、研发流程更复杂,因而本行业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
2、资质和认证壁垒
出于质量、安全、环保等方面的考虑,大部分国家对仪器仪表制定了较为严格的产品品质认证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规定制造、修理计量器具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具有与所制造、修理的计量器具相适应的设施、人员和检定仪器设备。根据《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型式批准部分)”》,列入该目录的项目需要办理型式批准或进口计量器具型式批准,例如手持式激光测距仪、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气体检测(报警)仪等。此外,各国政府对各类仪表仪器的市场准入都有严格的规定和管制,例如,欧盟的CE、德国的GS、美国的ETL/UL、FCC 等认证,欧美等国家对产品认证要求较高,审核条件较为严格,新进入者生产的产品较难在短期内通过认证。因此,国内外的各项资质和认证要求构成行业进入壁垒。
3、客户和品牌壁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