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闻网2025年2月19日讯(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陈小慧)“要想玩瓷器活,必须要有金刚钻。多年来我们很多的科研仪器都是靠进口,现在我们能够自主研发出来了。”2月18日,在由南方科技大学举行的高温超导研究重大成果发布会上,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表示,此次成果实现了全链条自主创新,团队研究都是基于全国产设备完成的,为我国在超导乃至量子材料领域的长期自主发展奠定基础。
据了解,镍基超导研究是当前国际科学界的前沿热点,全球竞争异常激烈。此次团队研究全部采用国产仪器,发展了独特的强氧化能力薄膜生长技术,成功获得了晶体质量更高的薄膜材料。
此次成果还彰显了跨区域科技创新的协同能力,体现出大湾区在科技创新和产学研深度融合方面的独特优势。
据了解,科研团队在此次攻关过程中,深度联动本地高端装备制造企业,持续探索并不断优化“科研牵引—联合开发—迭代升级”的新型校企协同研发范式。针对超高真空、超强氧化环境、原子级沉积精度、高度自动化等等严苛的要求,科研团队组织多家国产设备制造企业,迅速组建由材料科学家、精密机械工程师和自动化控制专家组成的联合技术组,在技术验证和科研应用的过程中反复迭代,最终打造出全球首台兼具超强氧化氛围与原子级沉积精度的薄膜外延设备,实现较国际同类设备提升上万倍的氧化效能。
此外,本地企业通过派驻技术人员与高校实验室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能够实时掌握设备运行状态,并在出现故障时快速完成维修或提供替代方案,最大程度支撑科研工作的高效进行。这种伴随式、快速响应式的服务不仅提升了设备的使用效率,还促进了设备不断迭代升级,达到更高的运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