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聚焦 » 行业动态 » 正文

青岛仪器仪表产业发力国产化高端化


  来源: 青岛日报 时间:2025-04-09 编辑:清风
分享到: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耿婷婷


最近,青岛仪器仪表产业又迎来了一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条件仪器专项——部市联动项目“高可靠高灵敏在线离子色谱分析仪”在青启动。在盛瀚色谱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盛瀚色谱”)的牵头下,项目汇聚了厦门大学等高校、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等院所,将以产学研协同的方式,突破在线离子色谱仪的相关技术,推动前沿成果在青岛落地实现产业化。


近年来,青岛仪器仪表产业领域有不少这样的“重量级”项目落地,青岛仪器仪表产业集群已经成为2024年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之一。


放眼全国,目前我国仪器仪表市场仍存在进口依赖度高、海外龙头企业竞争力强且市场份额大的特点,短期内产业供应链仍有脆弱性。但长期来看,国内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国产化进程的速度也在加快,正加速抢占市场。例如,在青岛,以瑞斯凯尔、星赛生物为代表的流式细胞仪企业和融智生物等质谱仪企业通过自主研发逐步打破技术壁垒,在细分市场加速渗透。


国产科学仪器如何抢抓国产替代的战略机遇?青岛市科学技术情报学会、青岛市科学技术信息研究院发挥科技创新领域的智库作用,通过举办“预见未来”主题系列沙龙,会同融智生物、瑞斯凯尔、星赛生物等有关企业专家,形成了一份产业发展调研报告。该报告分析了青岛相关产业的发展基础及存在问题,提出推动整机与零部件协同发展、拓展需求导向的场景应用、强化产业生态支撑等相关建议。报告表明,青岛的国产科学仪器企业要加速突围,寻求新的发展契机。


起步早、发展快,强化产业集群优势


1983年,我国首台国产化离子色谱仪就诞生在青岛,并在当年投入市场,填补了国内空白。在科学仪器领域,青岛在全国起步早、发展快。来自企查查的数据显示,青岛现存科学仪器相关注册企业1.79万家。注册量方面,青岛近十年来科学仪器相关企业注册量逐年增加,其中2020年注册量同比大幅增加129.7%,为近10年增速峰值。


几十年的发展历程下,青岛仪器仪表产业链条逐渐完善,形成了集群化发展态势。尤其是近年来,青岛把精密仪器仪表产业列入重点突破的新兴产业之一,通过系列“政策组合拳”厚植沃土,不断强化产业链发展优势。


在生态培育上,青岛科学仪器产业园、青岛创盛仪器仪表产业园、青岛市精密仪器仪表产业园集聚了海克斯康、鼎信通讯等上下游重点企业,正打造北方仪器仪表产业总部基地;在创新举措上,青岛通过部市联动机制,两年间推动十几个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研发”专项项目获批立项,围绕流式细胞仪、质谱仪等高端科学仪器及核心部件开展关键技术攻关,支持资金超亿元。


高成长性企业也塑造着产业的发展格局。报告显示,在流式细胞仪领域,青岛已形成“荧光流式+拉曼流式”双技术路线并行的产业格局。瑞斯凯尔深耕荧光流式赛道,突破抗体标记、微球制备等核心原料技术,2023年完成超亿元B轮融资;星赛生物依托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单细胞中心,开创拉曼流式细胞分选新赛道,实现了单细胞的非标记、活体、高通量检测,去年引进了茅台科创基金作为战略投资方。


在高端质谱仪领域,融智生物推出的新一代宽谱定量飞行时间临床质谱平台(QuanTOF),是世界首台获得美国国家糖化血红蛋白标准化计划(NGSP)权威认证的糖化血红蛋白质谱仪,2023年连续完成两轮战略融资;惠安康的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系统以液相色谱作为分离系统、质谱作为检测系统,2024年完成天使轮融资。


从应用端看,“青岛产”的流式细胞仪、质谱仪等产品已逐渐覆盖临床诊断、科学研究、工业检测等多个应用场景。瑞斯凯尔的荧光流式细胞仪实现肿瘤免疫微环境分析、血液病分型等诊断功能,其试剂及仪器已覆盖近千家医院;融智生物将宽谱定量飞行时间临床质谱及微流控芯片核酸快速分析两大技术平台应用到病原微生物鉴定、药物基因组学、肿瘤早筛、激素分子定量分析、高分辨率组织成像等诸多领域;在海洋生命研究中,中国海洋大学利用高通量流式拉曼分选仪快速筛选高产物海洋酵母菌株;星赛生物提供微生物代谢过程检测/细胞分选解决方案,联合茅台、宝洁等企业将其拉曼组仪器系列产品应用于白酒酿造、人体护理等工业领域……


丰富的创新资源和良好的产业配套能力,让青岛仪器仪表产业不断在全国范围内刷新着“显示度”,正以更加强劲的势头引领着我国仪器仪表国产化、高端化发展进程。


拓展应用、补生态,加速国产化进程


关键词:青岛仪器仪表 国产化 高端化    浏览量:410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让制造业不缺测试测量工程师

最新发布
行业动态
行业聚焦
国际资讯
仪商专题
按分类浏览
Copyright © 2023- 8617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州德禄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电话:020-34224268 传真: 020-34113782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33号

粤ICP备16022018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