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孙欣
利用太赫兹成像技术,能够以微米级分辨率清晰呈现小鼠耳蜗内部三维结构,为全球听力损失等耳部疾病的无创诊断开辟了全新路径——近日刊发在《光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不仅再一次展示了太赫兹技术的加快进展,更是又一次生动展现了仪器仪表产业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进步中的基础性作用。
作为认识世界的工具和改造世界的基础,仪器仪表向来被誉为工业生产的“倍增器”、科学研究的“先行官”。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越往高端化发展,就越离不开仪器仪表的支撑。
2024年,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新一轮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竞赛。在更加重视高端装备的大背景下,首次在仪器仪表产业领域选拔出两支“国家队”——青岛仪器仪表集群和苏州高端科技仪器集群。
不同于智能家电、轨道交通装备以及船舶海工装备等产业的“大体量”“大块头”,青岛仪器仪表产业以“小而美”为特点。沿袭自主创新的基因,青岛仪器仪表产业闯出了一条国产替代的路子,成为全国重要的产业创新高地。
01 自主创新策源地
仪器仪表是检测、测量、观察和计算各种物理量、物质成分及物性参数的设备。
由于专业性强、门槛较高,仪器仪表也被比作“高端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经过数十年积累,我国仪器仪表产业规模已突破万亿,部分高端产品已经达到或者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在这一进程中,青岛在科研和产业领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上世纪80年代,崂山电子仪器实验所参与研发的我国首台国产化离子色谱仪、中航工业前哨研究所自主研发的国内第一台三坐标测量机相继在青岛诞生,由此奠定了青岛仪器仪表产业发展的基调。
凭借初期发展的良好基础和在海洋科研领域的优势,青岛在海洋仪器、电子测量仪器、离子色谱仪等细分领域不断加快技术攻关和自主创新的步伐,成为国内重要的创新策源地。
坐落于崂山区的山东省科学院海洋仪器仪表研究所,突破浮标用海洋动力环境和海洋生态环境多参数现场高精度测量、系列浮标研制等关键技术,构建了我国海洋监测浮标技术体系,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
中电科思仪是目前国内仅有的能够在微波毫米波、光电、通信和基础测量仪器领域全方位对标国际一流的电子测量仪器企业,实现了高端重大科学仪器和通用电子测量仪器的一系列重大技术突破;
盛瀚色谱先后突破了多功能离子色谱技术、色谱质谱核心部件、分子泵国产化量产等行业技术难题,有力推动了离子色谱、液相色谱等分析仪器的国产化发展。
近年来,国家将仪器仪表与集成电路、工业母机、基础软件等并列,明确为打造自主可控的产业链供应链所要发力的重点领域。
仪器仪表产业具有典型的交叉性,在新一轮科技革命驱动下,青岛的创新型企业也开始在更多维度上加快创新、崭露头角。
太赫兹技术及产品就是其中之一。聚焦太赫兹技术产业化,青岛青源峰达推出太赫兹三维层析成像系统、自动随形太赫兹无损检测系统等多款核心产品,开发高精度光纤延迟线、太赫兹源和探测器、飞秒激光器等核心部件,成为国内少数具备全链条太赫兹核心部件自主研发和生产能力的厂家之一。
青源峰达
目前,青源峰达正参与筹建国家太赫兹产业创新中心(青岛),计划建设太赫兹技术研发实验室、测试验证平台、中试生产基地等,借此培养更多产业链高成长性企业。
02 构筑多层次产业技术体系
如果说青岛在海洋仪器、电子测量仪器、离子色谱仪等细分领域孕育出了“高山”,那么青岛在其他细分领域也同样拥有“群峰”。
数据显示,青岛仪器仪表产业集群有规模以上企业250多家,科技型企业1000余家。集群以仪器仪表制造业为核心,以各类检验检测认证机构为支撑,构建起“制造+服务”的现代制造业产业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