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聚焦 » 行业动态 » 正文

机器人产业链研究 | 人形机器人中的传感器


  来源: 工业产业链研究 时间:2024-12-23 编辑:清风
分享到:



01 人形机器人中有哪些传感器?


传感器是能够把特定的信息(物理、化学、生物)按转换成某种可用信号输出的器件和装置,一般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和基本电路(也称转换电路)组成。敏感元件感受被测量的状态,转换元件将相应的被测量转换成电参量,而基本电路将电参量接入电路并转换成电量。传感器的核心部分是转换元件,其决定了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图1:传感器基本构成与工作原理示意图


人形机器人由控制、感知和执行三大部分组成,其中感知是控制和执行的前提,因此传感器是人形机器人中核心的感知部件,人形机器人需要通过传感器实现对外界光、力、声、电等信息的感知,为控制和执行提供实时反馈。


多数工业或移动机器人应用的传感器相对较少,如移动机器人使用视觉、激光雷达进行导航或避障,协作机器人使用力矩传感器做力反馈、利用视觉进行分拣与检测等,而人形机器人则需要综合使用各类传感器,对传感器的需求量大、种类多。根据特斯拉机器人Optimus成本估算,各类传感器占总成本比率超27%,是人形机器人主要核心零部件。


图2:人形机器人中用到的传感器(概览)


传感器种类众多,并且可以按照输入量、转换原理、输出信号、输入和输出的特征、能量转化方式、应用范围等多种方式分类。例如,按照输入量,可分为物理量、化学量、生物量传感器;按照转换原理,可分为结构型、物性型、复合型传感器;按照应用范围,可分为位置、力、液面、能耗、速度、温度等传感器。


图3:传感器的整体分类


具体到机器人身上,根据检测对象的不同可分为内部传感器(或称为本体感知传感器)和外部传感器。内部传感器主要用来检测机器人本身状态,多为检测位置和角度的传感器,常见如陀螺仪(用于测量和维持方向)、加速度计(测量加速度)等。


外部传感器主要用来检测机器人所处环境及状况的传感器,帮助机器人检测和识别周围的物体、距离、温度、光线等信息。常见如摄像头(提供视觉数据)、雷达(检测物体距离和速度)、激光测距仪(精确测量距离)、红外传感器(检测热源和距离)、超声波传感器(用于测距和避障)等。


02 内部传感器


内部传感器中,目前应用最多和最广泛的是惯性测量单元(Inertial Measurement Unit,IMU),它是一个包含加速度计和陀螺仪的单一集成单元,典型配置通常包含三个轴向的陀螺仪和三个轴向的加速度计,可以测量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角速率和加速度,然后进行数据处理,求解输出物体的速度、位置与姿态。根据结果,实时调整从而实现机器人本体精确的运动轨迹规划。


图4:IMU工作原理


根据芯动联科招股说明书,IMU的BOM成本拆分中陀螺仪的成本最高,占比77.65%,其次为加速度计。惯性传感组合和技术服务的成本占比较低。主要壁垒硬件端在于陀螺仪,软件端为算法控制和软件集成。


陀螺仪主要包括激光陀螺仪、光纤陀螺仪和 MEMS陀螺仪,但对人形机器人来说最常用的解决方案是MEMS陀螺仪,相较于国内,国外MEMS惯性技术经二十多年的理论与实践,技术更加成熟,众多科研单位及公司如 Honeywell、ADI、Sensonor、Silicon Sensing、Colibrys 等公司都有成熟的商业化应用,占据市场的主导地位。


03 外部传感器


3.1

力矩传感器


关键词:人形机器人 传感器    浏览量:1687

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仪商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仪商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使用。
经本网授权使用,并注明"来源:仪商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归原版权所有人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有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或授权刊载,如有作品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我们。相关合作、投稿、转载授权等事宜,请联系本网。
QQ:2268148259、3050252122。


让制造业不缺测试测量工程师

最新发布
行业动态
行业聚焦
国际资讯
仪商专题
按分类浏览
Copyright © 2023- 861718.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广州德禄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本站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电话:020-34224268 传真: 020-34113782

粤公网安备 44010502000033号

粤ICP备16022018号-3